“公诉人的笔下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定要有一颗公心,守一份忠诚,才无愧这笔下万钧之力。”2013年,尹敬慧初到检察院时,一位前辈的话让她铭记至今。带着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尹敬慧走过了十年光阴。从检十年来,她始终坚守初心,奋战检察一线,以工匠精神办理好每一起刑事案件。
对一线检察官而言,面对疑难复杂的大案、要案,尤其是参与专项行动时,既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儿”,更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
(资料图片)
2020年,正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3个月里,尹敬慧参与办理涉黑及重大涉恶案件7件,审阅案卷300余册,撰写工作日志、阅卷笔记、审查意见数万字。她和同事们相互鼓励、携手向前,最终顺利完成“六清行动”任务。
2022年,全国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尹敬慧办理了一起特大养老诈骗专案,涉及老年被害人300余人,诈骗金额数千万元,涉案犯罪团伙分工复杂,犯罪链条隐蔽。面对堆成小山一样的卷宗,尹敬慧告诉自己,越是困难越要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去维护正义。
10天里,她提前介入并完成对在案67册案卷的审查、核实等工作,梳理300余名被害人被骗财物明细。用8天时间完成涉案27名犯罪嫌疑人的提讯等工作,接待群众来访20余次,与公安机关会商案件10余次。在案件办理冲刺阶段,她吃住在单位,撰写审查报告24万余字,从证据整理到法律适用,去繁存精,准确定性,历时28天顺利审结案件,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接受法律正义的审判。
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尹敬慧日常工作中接触更多是琐碎的“小案”。一些发生在邻里、同事之间的冲动犯罪,看似不起眼,但对每一名当事人来说都是足以改变命运的大事。如何处理好群众之间的矛盾,把晦涩严肃的法言法语变成通俗的百姓家常,这些案件之外的考验,更见功力。
尹敬慧曾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当事人均是年过七十的老人。双方本是邻居,因噪音问题产生矛盾,进而大打出手。经过多次提讯,双方当事人态度都十分强硬,拒不认罪。双方都憋着一口气,经常把尹敬慧堵在单位门口,要跟她“理论理论”。
有一次,尹敬慧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稳住了当事人的情绪,将他劝回了家。转头一看放在口袋里的手机,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幼儿园老师因为孩子发烧给她打了好几通电话,她都没有接到。匆忙赶到幼儿园,尹敬慧看到打蔫的孩子,心疼、自责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当事人的不解、家庭的重压让尹敬慧失眠了。“在这么小的案子上耗费这么多的心力,真的值得吗?”她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第二天,她坐在电脑前,想要尽快审结此案,此时当事人苍老而佝偻的身影浮现在眼前。冲动之下的犯罪已经让和谐的邻里关系破裂,如果不解决根本矛盾,只会产生更大的隐患。
此前情绪低落时的想法烟消云散,重整旗鼓的她当即给嫌疑人打去电话,正是这通电话给事情带来转机。最终,经过调解,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案件以相对不起诉顺利告结,双方当事人在深刻吸取教训的同时,重新开始了安稳的晚年生活。
尹敬慧在日常办案中经常记录心得、形成经验,撰写了《刑事检察提升办案质效工作机制》《理刑事案件的工作规范》《强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等文件,为检察工作开展提供标准指引。她多次受邀为兄弟单位培训授课,撰写的调研文章在《天津检察》《中国检察官》等刊物发表。2022年,她撰写的某盗窃案不批准逮捕理由说明书、某故意杀人案公诉意见书被评为“首届天津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十佳释法说理法律文书”。
近日,她获得2023年第一季度“天津好人”荣誉称号。作为一名检察官,尹敬慧在专注检察事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我,在理智与感性的交替磨练中,用理性彰显正义,用温情守护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