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导语:在合同中,关于逾期支付的滞纳金的规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个滞纳金应该是多少呢?是按照双方约定来执行,还是一律按照法律规定来执行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在合同中,关于逾期支付的滞纳金的规定通常是按照逾期金额的一定比例来计算。具体的比例会因合同中的约定而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我国的《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逾期金的利率。但需要注意的是,约定的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贷款利率。
那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逾期金的利率应该是多少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公布贷款基准利率的通知》,目前我国的贷款基准利率为:贷款期限在1年(含)以内的,执行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执行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3倍。
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同中约定的逾期滞纳金利率不得低于上述利率。否则,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过低,可能会被视为不合理条款,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予支持。
在合同中,关于逾期支付的滞纳金的规定,除了利率外,还涉及到滞纳金的收取比例。一般来说,逾期金的收取比例应该根据合同的约定来执行。
在实际操作中,逾期金的收取比例通常与逾期金额和合同约定的逾期天数有关。一般来说,逾期金额越大,收取比例也越高。另外,逾期天数越多,收取比例也会相应提高。
以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为例,当事人可以约定逾期金的最低金额。比如,当事人可以约定逾期金额为借款本金的3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款本金为10000元,那么当事人可以约定逾期金额为3000元。
另外,《合同法》还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逾期金的最高限额。比如,当事人可以约定逾期金的最高限额为借款本金的3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款本金为10000元,那么当事人可以约定逾期金额最高为3000元。
总之,在合同中关于逾期支付的滞纳金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具体的金额和比例。但是,约定的利率不得低于《合同法》规定的利率;约定的逾期金的最低金额和最高限额也应符合法律规定。